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破题,多层次、全方位强化党员教育工作,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晋位升级,Bwin必赢注册持续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加阵地,构建红色矩阵。依托开发区党校等阵地,建成“1+18+57+N”党群服务矩阵,打造“15分钟党员教育圈”。新建“流星之家”“宁家铺子”等特色教育点4处,开展沉浸式党课22场。针对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等主导产业,在重点企业设立“车间课堂”12个,实现教育与产业链同频共振。
加师资,建强先锋队伍。建立“党校教师+领导干部+本土专家”师资库,动态储备师资40余人。组建榜样宣讲团,组织中国好人尹向阳、蔡文俊等13名先进典型开展巡回宣讲28场。实施“青蓝结对”计划,选聘4名社区书记担任实践导师,通过“老带新”培育年轻党员骨干98人。
加智慧,激活云端动能。开发“云端课堂”资源库,通过“双凤发布”公众号累计推送定制化学习包130期,及时在党员交流群内转发“长丰先锋”公众号“莓老师小课堂”“干部教育云学堂”等栏目500余次。
减虚功,优化课程供给。建立“群众点单-专家配菜-党员评议”课程优化机制,淘汰空泛课程9项,推出“理论必修+实践选修”课程包。开发招商引资、基层党务知识、新形式下的社会治理等实践课程14门,推动教育内容与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
减负担,创新考核机制。推行“学分制”管理,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等细化为6类18项指标,通过“线上打卡+实地核验”动态赋分。2024年以来,累计为386名企业党员开通“错峰学习”通道,对200余名流动党员实行“送学上门”,工学矛盾化解率达93%。
减距离,深化一线服务。推行“四到家、六必访”机制,组织428名党员结对帮扶老人、困难家庭652户。打造“双凤行”营商环境服务品牌,通过“企业点将-部门揭榜”机制,开展政策解读、技术指导等入企服务1289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个。
乘联动,深化区域协作。联合中国科大等3所高校,与华恒生物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发“产业链+教育链”融合课程,开展“车间党课”“技术比武”等活动34场。建立“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学机制,搭建17个协商议事平台,解决高空抛物、停车难等治理难题598个。
乘合力,拓展教育载体。将党员教育与“和邻有约”“万里家宴”等品牌活动结合,举办“红色集市”、心有梦·就长丰“引凤来巢,慧聚成桥”等特色活动20余场。挖掘红色资源,组织党员赴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0余场次。
乘示范,激发雁阵效应。开展“星级党员”评选,设立“党员示范岗”186个,培育“最美小管家”24名。推广峰宁社区“四到家、六必访”机制、金宁社区“宁家铺子”等经验做法,一年来,带动16名党员、基层党组织获评市、县“两优一先”称号。
除盲区,实施分类施教。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台账,组织市科技工作者为18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宣讲科技创新相关内容,鼓励社区党员聚焦小区治理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0余件,组织非公党员参与“金点子”助企行动,攻关技术难题14项,引导退休党员成立“银龄智囊团”调解纠纷58起。
除梗阻,健全长效机制。构建“学-考-用-评”全链条机制,将教育成效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闭环机制,针对城市社区、商圈楼宇等不同领域开展专项督导12次,整改问题23项,推动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民生项目的具体实践。
除短板,强化作风锤炼。在低效用地清理、文明创建等主战场设立“党员攻坚营”,清理低效用地625亩、化解信访隐患109批次。建立“先锋指数”考评体系,推动党员干部在重大项目一线锤炼过硬作风。(朱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