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张亚荣)“以前觉得刺绣是奶奶的秘密,现在我也能绣出家乡的故事了!”每周三下午,云南省禄丰市黑井镇中心小学变身“非遗工坊”,市级非遗传承人赵美秀将彝绣技艺转化为童趣课程。学生们手持绣绷,在“平针绣”“锁链绣”的技法中勾勒山茶、蝴蝶等图案。Bwin必赢平台
近年来,禄丰市以非遗进校园为支点,探索非遗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建立“传承人+教师”双导师制,全市70余所学校聘请5位国家、省、州、市非遗传承人、94位专家“驻校授艺”,与教师联合开发课程,年均培训师资达300人次,确保教学质量。打造高峰中心学校、仁兴镇小学、市特殊教育学校等15所非遗传承试点校,通过立足本地“非遗”资源,实施体育课嫁接龙狮、腰鼓训练,美术课解析彝绣纹样,音乐课教授葫芦丝、古筝乐理知识,开发大刀舞、舞龙、剪纸、彝绣、泥塑等30余项特色课程,形成校本、班本“两级”课程体系,90%的学生通过课程知晓本地非遗项目。
为提升非遗进校园成果,各学校积极参与校内外展示、展演、比赛等活动,年均组织非遗主题活动200余场。高峰中心学校大刀舞成为每年火把节的招牌节目,中村中学的龙腾狮跃成为每届禄丰恐龙节开幕式的必选项目;仁兴镇中心小学“迷你龙狮”参加“福海杯”全国青少年舞龙舞狮锦标赛喜获第三名;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爱在楚雄—彝绣遇见绒花”系列作品,亮相第二届楚雄时装周,斩获“楚雄州彝绣文创大赛”二等奖;市职业高级中学龙狮队员成为云南鲁木纳龙狮队主力,常年赴全国各地巡演,将非遗技艺转化为职业发展路径。
禄丰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郑杰表示:“通过探索非遗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Bwin必赢平台让学生接触到书本以外鲜活的传统文化,感受到民族智慧与精神魅力,学生在省州级艺术展演中获奖数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