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1- 金融学的定义:研究风险的配置、资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配置;金融—资金融通;资金的供给方与资金的需求方;投资 - 购买金融资产;商品市场上,偏好不一致导致商品的交易;金融市场上,金融交易发生的原因是跨期以及获得资产收益,实现资源的跨期配置;实现风险的跨期配置与分散化;实现资产配置的优化;不同状态下资源的配置;不确定性;双向资金的融通实现资源更优化的配置; 2- 金融学的分类: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金融工程与数理金融学、货币金融学、金融计量学;行为金融学:时间与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说—在选择集中选择对其最有利的选择; 3- 金融学中的风险:风险,即不确定性分为两种:第一种风险的概率可以度量,即概率给定;在这种风险下,可以通过计算进行赌博;第二种风险的概率是无法度量的,如次贷危机,没有历史的经验可以进行预判,第二种风险体现了真正的不确定性,即不知道其概率分布;金融学研究的风险即概率分布给定的风险;已知的未知与未知的未知;金融学研究的风险是概率已知的不确定性;研究金融交易的发生与交易量; 4- 金融市场的均衡:理性人假设前提下的利益最大化均衡的实现;求解投资量、消费、储蓄、资产价格等;金融的核心是给金融资产定价;一种资产定价的方式是绝对定价,或称之为均衡资产定价;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范式(均衡)也是金融学研究的一个范式; 5- 公司金融与货币金融:资金的需求者很多是企业,企业的行为是由企业的股东决定的,而企业的决策形式与自然人是不一样的,因此,公司作为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其行为是特殊的,公司金融研究的是公司对融资、投资、分红、融资方式、投资组合方式等决策;公司的信息由财务报表、金融会计反映;对公司的估值—是否购买该公司的股票;金融融通的是资金,钱本身是有价格的,如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指的是利率、通胀—以真实的商品衡量的钱的价格;对未来资金利率与通胀的预期,引入货币的概念,货币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形成货币银行学与货币金融学;央行是货币的终极投放者,央行的钱发放给商业银行,给商业银行的钱称之为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利用基础货币派生出 M1 和 M2 ,银行将钱的支付意味着货币的扩张;如果是其它机构或人对钱的支付,则不是货币的扩张,而是货币的转移,这是银行与其它机构的不同之处,即银行是货币的创造者;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的挤兑现象;最大的银行挤兑现象是 1929 年的大萧条;如何克服银行这种内生的不稳定性?银行的内生不稳定性导出了金融危机的研究——金融危机的分类;一些非银行的其它金融机构也具有这种内生的不稳定性;次贷危机是美国货币基金的机构进行的资产证券化,实现了风险的放大,雷曼的倒闭增加了风险的预期,大量货币市场基金因此倒闭;当时,美国ZF在货币市场内施加货币发行;金融中介—什么样的金融中介会更有利于资金的融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资金的融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摩擦,即金融摩擦,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上,信息是一种金融摩擦,金融摩擦存在时,如果信息成本很高,将会导致资金融通无法发生;因此,金融摩擦衍生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金融的核心是资产价格,以上,金融学研究的范式完全是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即理性人假设的市场均衡条件下的绝对定价理论;
1. 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2. 内容; 1- 绝对定价理论(偏好 - 最优化 - 不确定情况下对风险的处理 - 行为 规律 - 微观经济学 - 金融均衡 - 金融资产的价格);核心分析工具是一般均衡理论; 2- 相对定价理论 - 无套利定价:可以做得非常精确,因此无套利定价在数学方面,特别是随机过程等金融数学内容非常丰富; 3- 货币金融: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相关的关系; 4- 行为金融:行为金融中的噪声交易; 为什么央行降息后,股市的上证指数大幅拉升?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央行降息刺激需求,抗击通缩,央行降息,拉动股市上证指数上升; 相对定价只能给定资产价格之后,根据无套利假设定出与之相关的资产价格;给定上证指数,可以定出上证指数对应的期货与期权,然而无法给出股票的价格,因此,相对定价是不完全的; 对冲与风险寸头;对股票进行估价:资产价格来自于回报—预期; 资产泡沫的形成—相信资产的价格会增长;价值投资者看重股票现实的回报;如何预期股票未来的价值?股票交易即预期之间的交易;根据此角度,股票市场与金融市场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凯恩斯对股票市场的选美假说;真实世界的金融交易即把握市场情绪,心理情绪无法把握;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不同—自然科学是客观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通过观察与实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而经济学中,除了客观规律外,还有人的主观意志;如:银行挤兑现象中,决定一个银行是否发生挤兑的因素是储户对银行未来的预期—预期对经济现象的影响;预期的自我实现;计量经济学对客观因素的回归——预期变量的遗漏——最大的缺点;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提到反身性的概念,人的意识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耦合,变量与自变量的相互耦合,因此,金融市场是不断振荡的;因此,研究金融学,而没办法研究人的心理,因此,需要理性人假设;即最优化假设;经济学是否成为一门科学—将理性人理解为计算机,绕开人的主观意识;理性人假说—有限理性人假说;经济学假设,在不断的竞争中,不理性的行为与不理性的人会被淘汰掉,因此,理性人假说是在竞争之后实现的结果;人是如何从不理性收敛到理性的?收敛时间需要多长时间?当理性人假设成立时,金融市场一定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说成立,价格完全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一切信息,主动投资失效,无法战胜市场—漫步华尔街; 2013 年经济学奖—相信有效市场假说的法玛与不相信有效市场假说的席勒;有效市场假说是根据理性人假设推导出的,利用这种范式研究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就是有效的,而真实的金融市场不是有效的,最简单的证明:主动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长期存在了下来,并获得了比较高的回报,因此,打败金融市场是不可能的的观点是不成立的;而打败市场的方法绝对不会来自均衡金融学;因此,打败市场的方法来自于行为金融学等均衡金融学以外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理论金融学家与投资者的思考角度与研究方法和技术是不同的;市场价格服从随机游走,理性给了市场一个长期收敛的方程,如:股票价格的泡沫反映了市场情绪的过度乐观,因此,需要退出金融市场;反之,在股票价格的急剧下跌反映了市场情绪的过度悲观,因此,需要及时进入金融市场;—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经济周期中股票市场对市场的自然恢复;无法直接利用金融理论在金融市场中获利,然而,金融理论给出了金融市场中判断的依据,而不仅仅是心理学上的猜测; 金融市场运行的机制,金融市场的现象,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现象的本质;金融研究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如:衍生品的发展完全建立在 B-S 定价理论上;因此,金融学具有很多术语,如:期望、方差、有效市场、久期、期权、对冲、套期保值、投机、随机游走、鞅—随机过程;金融术语的模型;金融市场的理论与现实 - 中国金融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中国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政府的干预与扭曲;数学推导;
1. 金融研究的方法; 1- 绝对定价理论:资产的价格从无到有,从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出 发进行定价; 2- 相对定价理论 - 无套利定价理论:给定一些资产,定出一些与该资产相关的一些资产的价格,如给定股票,定出其衍生品,如股票期权的价格,即金融衍生品的定价理论;无套利机会—无投入而有产出;套利机会的产生与消失—套利行为导致无均衡假设的成立;无套利分析中,只假设人会利用套利机会,因此,无套利定价比均衡定价少了很多假设,因此,无套利定价的结果将会更加精确;无套利定价的开端是 B-S 期权定价模型,无套利定价的核心是利用已知价格的资产复制出需要定价的资产; 买卖权平价:组合 A 包括欧式的买入期权,期权在 T 时刻到期,行权价是 K ;以及 K*exp ( -rT )的现金(含折现因子);组合 B 包括欧式的卖出期权,期权在 T 时刻到期,行权价是 K ;以及 1 股的股份;假设到 T 时刻,股票价格变成 St ,组合 A 的价值为 max ( St , K );组合 B 的价值为 max ( St , K );组合 A 与组合 B 在 t 时期的价值是一样的,因此推断,组合 A 与组合 B 在零时刻的价格应当是一样的,否则将存在套利机会;组合 A 在零时刻的价格是期权价值 c 加上 K*exp ( -rT ),组合 B 在零时刻的价格是期权价值 p 加上股票价格 S0 ;因此,知道 call option 价格,即知道 put option 价格,反之亦然;分析过程中没有对人的行为与金融市场结构进行任何假设,而给出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均衡定价无法做到的,在无套利假设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工程学,形成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与金融工具市场;无套利假设是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相对定价与绝对定价的意义差不多; 均衡定价时,需要进行理性人假设;大量心理学实验证实了人在一些行为上是不具有理性的,如过度自信、过度悲观等(行为金融学);用行为偏差的假设替代完全理性人的假设,将会得到不同的资产价格,即有限理性假设,推出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是对理性人假设的修正;
1. 金融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风险的配置、资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配置、金融工程与数理金融学、货币金融学、金融计量学;金融—资金融通;资金的供给方与资金的需求方;投资 - 购买金融资产;商品市场上,偏好不一致导致商品的交易;金融市场上,金融交易发生的原因是跨期以及获得资产收益,实现资源的跨期配置;实现风险的跨期配置与分散化;实现资产配置的优化;不同状态下资源的配置;不确定性;双向资金的融通实现资源更优化的配置;行为金融学:时间与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说—在选择集中选择对其最有利的选择; 风险,即不确定性分为两种:第一种风险的概率可以度量,即概率给定;在这种风险下,可以通过计算进行赌博;第二种风险的概率是无法度量的,如次贷危机,没有历史的经验可以进行预判,第二种风险体现了真正的不确定性,即不知道其概率分布;金融学研究的风险即概率分布给定的风险;已知的未知与未知的未知;金融学研究的风险是概率已知的不确定性;研究金融交易的发生与交易量; 金融市场的均衡:理性人假设前提下的利益最大化均衡的实现;求解投资量、消费、储蓄、资产价格等;金融的核心是给金融资产定价;一种资产定价的方式是绝对定价,或称之为均衡资产定价;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范式(均衡)也是金融学研究的一个范式; 资金的需求者很多是企业,企业的行为是由企业的股东决定的,而企业的决策形式与自然人是不一样的,因此,公司作为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其行为是特殊的,公司金融研究的是公司对融资、投资、分红、融资方式、投资组合方式等决策;公司的信息由财务报表、金融会计反映;对公司的估值—是否购买该公司的股票;金融融通的是资金,钱本身是有价格的,如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指的是利率、通胀—以真实的商品衡量的钱的价格;对未来资金利率与通胀的预期,引入货币的概念,货币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形成货币银行学与货币金融学;央行是货币的终极投放者,央行的钱发放给商业银行,给商业银行的钱称之为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利用基础货币派生出 M1 和 M2 ,银行将钱的支付意味着货币的扩张;如果是其它机构或人对钱的支付,则不是货币的扩张,而是货币的转移,这是银行与其它机构的不同之处,即银行是货币的创造者;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的挤兑现象;最大的银行挤兑现象是 1929 年的大萧条;如何克服银行这种内生的不稳定性?银行的内生不稳定性导出了金融危机的研究——金融危机的分类;一些非银行的其它金融机构也具有这种内生的不稳定性;次贷危机是美国货币基金的机构进行的资产证券化,实现了风险的放大,雷曼的倒闭增加了风险的预期,大量货币市场基金因此倒闭;当时,美国ZF在货币市场内施加货币发行;金融中介—什么样的金融中介会更有利于资金的融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资金的融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摩擦,即金融摩擦,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上,信息是一种金融摩擦,金融摩擦存在时,如果信息成本很高,将会导致资金融通无法发生;因此,金融摩擦衍生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 金融的核心是资产价格,以上,金融学研究的范式完全是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即绝对定价理论;
课程简介 “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是一门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课程。课程围绕现实中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金融理论对金融问题的解释这两条主线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利用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金融问题(尤其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金融问题)的能力。 课程将以中国为重点,介绍银行体系、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的构成与运行机制,以及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者之间的互动。课程还将以均衡金融理论、无套利理论、投资组合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讨论金融市场运行、金融资产定价、投资策略设定、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等问题。在课程最后,也会涉及一些行为金融学的内容。 课程将以数学模型为主要思维工具来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现象,着力展现数学模型对现实问题的高度归纳能力,以及数学分析带来的分析问题的穿透力。本课程对数学的运用程度将限制在本科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选修本课程的同学需要已经修过中级微观经济学。 教学计划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每周授课 1 次,每次 2 小时,总计 13 周。另有 1 周进行期中闭卷考试, 1 周进行期末闭卷考试。 第 1 周、课程介绍;学习要求;金融市场简介 第 2 周、金融问题向一般均衡理论的归结;有效市场理论 第 3 周、风险的度量;风险下的决策 第 4 周、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应用 第 5 周、均衡理论中的资产定价与利率决定 第 6 周 收益率曲线 周 股票市场与股票估值方法 第 8 周 期中闭卷考试 第 9 周 无套利定价理论 第 10 周 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衍生品市场 第 11 周 汇率的决定和外汇市场 第 12 周 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 第 13 周 行为金融理论;噪声交易者风险;群体非理性 第 14 周 总结:从金融理论到金融现实 第 15 周 期末闭卷考试 依照课堂情况,实际教学进度可能会与以上的计划有所不同。主讲人保留随时修改教学计划的权力。 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主要材料为主讲教师编写的讲义。 课程参考书主要为以下 3 本。 n 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n Jean-Pierre Danthine , John. Donaldson ,《中级金融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n 彼得·伯恩斯坦,《投资革命:源自象牙塔的华尔街理论》,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年 除以上 3 本之外,以下几本书籍也有参考价值。 n 霍华德·马克斯,《投资最重要的事——顶尖价值投资者的忠告》,中信出版社, 2012 年 n 伯顿·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第 10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年 n 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n 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海南出版社, 2011 年 n 约翰·戈登,《伟大的博弈( 1653-2011 )》,中信出版社, 2011 年 n 沃尔特·白芝浩,《伦巴第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n 迈克尔·刘易斯,《说谎者的扑克牌(纪念版)》,中信出版社, 2013 年 课程考核 课程分数依照三部分内容来评定:( 1 )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各一次,每次成绩各占总分的 35% ;( 2 ) 5 次课后作业,总计占总分的 25% ;( 3 )课堂表现,占总分的 5% 。
众筹是否会火?医健联股权众筹平台蔡志宁先生表示:“这是非常肯定的,因为众筹是一个新兴的金融业态,不论是债券众筹还是股权众筹,还是实物众筹,还是工业众筹,应该都属于一个金融的改革。现在传统的金融行业很多问题解决不了,通过新的业态解决,这就是众筹或者说医健联的潜力所在。” 医健联蔡先生还认为,互联网领域,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推动,而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在一起,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像在医疗产业中,当前同样面临融资难,投资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医健联平台的出现恰好是对医疗金融市场的有效补充,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继续深入发展,为更多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健联作为首家医疗行业众筹平台,努力创造良好的,可信赖的平台环境,帮助融资与理财两端实现互补共赢。交流Q群298482957
根据Fama的定义: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可获得信息的市场是有效的。 (一)弱式效率市场假说。指当前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过去的价格、成交量、未平仓合约等。因为当前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过去的交易信息,所以弱式效率市场意味着根据历史交易资料进行交易是无法获取经济利润的。这实际上等同宣判技术分析无法击败市场。 (二)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指所有的公开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证券价格中。这些公开信息包括证券价格、成交量、会计资料、竞争公司的经营情况、整个国民经济资料以及与公司价值有关的所有公开信息等。半强式效率市场意味着根据所有公开信息进行的分析,包括技术分析和基础分析都无法击败市场,即取得经济利润。因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证券分析师在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分析,发现价值被低估和高估的证券,他们一旦发现机会,就会立即进行买卖,从而使证券价格迅速回到合理水平。 (三)强式效率市场假说。指所有的信息都反映在股票价格中。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公开信息,还包括各种私人信息,即内幕消息。强式效率市场意味着所有的分析都无法击败市场。因为只要有人得知了内幕消息,他就会立即行动,从而是证券价格迅速达到该内幕消息所放映的合理水平。这样,其他再获得该内幕消息的人就无法从中获利。 按照计量经济学的观点,对资本回报的简单模型: return(t)=β0+β1return(t-1)+u(t),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β1=0;即给定过去的观测信息,期望收益是一个定值; 应用异方差的B-P检验,对上式做OLS残差的平方u(t)^2对return(t-1)的回归: 得出return(t-1)的t统计值显著,这是存在异方差性的强烈证据;数据检验表明return(t-1)的系数是负的,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当以前的收益高时,股票收益率的波动就减小;当以前的收益低时,股票收益率的波动就增大;因此,许多金融研究得出的共同结论是:股票收益的期望值不依赖于它的过去值,但是收益的方差却依赖于过去的收益。
水床原理 水床的特点就是从一边按下去,另一边就会因为水的挤压而突出来。如果把水床比喻成整个金融市场,那么水床里的水就是资金流,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就表现为此涨彼消的关系。资产价格是由资金来推动的,短期内金融市场的增加或减少的资金量相对于总存量来说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分析把握不同子市场之间资金的流向来判断基金经理们的操作思路,从而把握市场中长期的走势。分析的参考指标通常包括股指、收益率曲线、CRB指数等等。我们可以将金融市场根据不同属性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范围,分别运用水床原理来进行分析。潇湘议金:38/45/8/24/27.
(一) 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的聚敛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在这里,金融市场起着资金 “蓄水池”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四部门中,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并不总是对称的。这样,一些部门、一些经济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能存在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而另一些部门和经济单位则存在资金缺口。金融市场就提供了两者沟通的渠道。 金融市场是由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组成的。资金供应者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有余者,这些资金有余者的资金之所以暂时闲置,或者是因为要预防未来的意外急需,或者是要等到积累到足够数量之后进行某项大额投资或消费。如个人为预防意外事件、或为了满足将来生活及购买大件消费品之需要而进行储蓄,企业为了积存足够的资金投资于某个新项目而进行的资金积累等。这些暂时闲置的资金在使用之前有通过投资谋求保值增值的需要。对资金需求者来说,其资金的需要往往是由于要进行某项经济活动,或为了满足其比较迫切的需要,但手中积累的资金不足,因此,需要寻求更多的资金来源。但是,经济中各经济单位的闲置资金是相对有限的,这些暂时不用的资金就显得相对零散,不足以满足大规模的投资要求,特别是企业为发展生产而进行的大额投资和政府部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支出的要求。这就需要一个能将众多的小额资金集合起来以形成大额资金的渠道,金融市场就提供了这种渠道,这就是金融市场的资金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之所以具有资金的聚敛功能,一是由于金融市场创造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现代金融市场正发展成为功能齐全、法规完善的资金融通场所,资金需求者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而资金供应者也可通过金融市场为资金找到满意的投资渠道;另一个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多样化的融资工具为资金供应者的资金寻求合适的投资手段找到了出路。金融市场根据不同的期限、收益和风险要求,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供投资者选择的金融工具,资金供应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收益风险偏好和流动性要求选择其满意的投资工具,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二)配置功能 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的配置,二是财富的再分配,三是风险的再分配。 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拥有多余资产的盈余部门并不一定是最有能力和机会作最有利投资的部门,现有的财产在这些盈余部门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金融市场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金融市场中,证券价格的波动,实际上反映着证券背后所隐含的相关信息。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交易中所公开公告的信息及证券价格波动所反映出的信息来判断整体经济运行情况以及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决定其资金和其它经济资源的投向。一般地说,资金总是流向最有发展潜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最大利益的部门和企业,这样,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有限的资源就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财富是各经济单位持有的全部资产的总价值。政府、企业及个人通过持有金融资产的方式来持有的财富,在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生波动时,其财富的持有数量也会发生变化,一部分人的财富量随金融资产价格的升高而增加了其财富的拥有量,而另一部分人则由于其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所拥有的财富量也相应减少。这样,社会财富就通过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实现了财富的再分配。 金融市场同时也是风险再分配的场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不同的主体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是不同的。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较厌恶风险的人可以把风险转嫁给厌恶风险程度较低的人,从而实现风险的再分配。 (三)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金融市场一边连着储蓄者,另一边连着投资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首先,金融市场具有直接调节作用。在金融市场大量的直接融资活动中,投资者为了自身利益,一定会谨慎、科学地选择投资的国家、地区、行业、企业、项目及产品。只有符合市场需要、效益高的投资对象,才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而且,投资对象在获得资本后,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发展势头,才能继续生存并进一步扩张。否则,它的证券价格就会下跌,继续在金融市场上筹资就会面临困难,发展就会受到后续资本供应的抑制。这实际上是金融市场通过其特有的引导资本形成及合理配置的机制首先对微观经济部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的自发调节机制。 其次,金融市场的存在及发展,为政府实施对宏观经济活动的间接调控创造了条件。货币政策属于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其具体的调控工具有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以金融市场的存在、金融部门及企业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为前提。金融市场既提供货币政策操作的场所,也提供实施货币政策的决策信息。首先,因为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对有关宏微观经济信息的反映,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收集及分析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其次,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通过金融市场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传递政策信息,最终影响到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从而达到调节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此外,财政政策的实施也越来越离不开金融市场,政府通过国债的发行及运用等方式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调节,并提供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也对宏观经济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四)反映功能 金融市场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统。这实际上就是金融市场反映功能的写照。 金融市场的反映功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由于证券买卖大部分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人们可以随时通过这个有形的市场了解到各种上市证券的交易行情,并据以判断投资机会。证券价格的涨跌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实际上是反映着其背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及发展前景。此外,一个有组织的市场,一般也要求上市证券的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布其经营信息和财务报表,这也有助于人们了解及推断上市公司及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所以,金融市场首先是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器。(2)金融市场交易直接和间接的反映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货币的紧缩和放松均是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时,金融市场会出现波动表示出紧缩和放松的程度。因此,金融市场所反馈的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3)由于证券交易的需要,金融市场专门有大量专门人员长期从事商情研究和分析,并且他们每日与各类工商业直接接触,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4)金融市场有着广泛而及时的收集和传播信息的通讯网络,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已联成一体,四通八达,从而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12月8日至12日 黄金市场回顾 : 上周 金融市场行情 空头力量得到充分施展, 油价持续暴跌, 上周 累计跌幅达到12%,同时风险情绪降温打压股市,黄金周线反弹,单周涨幅创下两个月以来之最。 本周 年内最后一次美联储利率决议来袭,料将引发国际金市剧烈震荡 ,大家一定要予以关注 。 上周 在希腊政局动荡及全球股市大跌的大背景之下,黄金的避险需求近日在市场上体现的淋淋尽致。与此同时尽管油价持续暴跌,从而引发国际金融市场连锁反应,导致卖家大肆抛售商品货币,但是黄金却依然能够独善其身, 其持续性有待观察 。 国际现货黄金 上周 开盘报1191.57美元/盎司,最高触及1238.10美元/盎司,最低1187.10美元/盎司,收盘报1222.30美元/盎司,累计上涨30.40美元,涨幅2.55%。 国际现货白银 上周 开盘报16.24美元./盎司,最高触及17.33美元/盎司,最低16.14美元/盎司,收盘报17.01美元/盎司,累计上涨0.74美元,涨幅4.55%。 当周贵金属市场要闻盘点 : LMCI 数据不佳 黄金 借势反弹 鉴于美联储周一公布的11月就业市场状况指数(LMCI)大幅回落,为上周五(12月5日)靓丽的非农数据大泼冷水,同时美联储官员洛克哈特当日也表示不急于升息,提振金价迅速收复1200美元关口。 数据显示,美国11月LMCI公布值2.9,前值从4.0下修至3.9。12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2.1万人,创2012年一月来最大升幅。 希腊 和 A股暴跌 引爆市场金价暴涨近3% 因美联储官员基调谨慎的讲话拖累美元大幅回落,加之希腊问题和中国股市暴跌引发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价周二攀升近3%,触及自10月底以来最高。 上周 希腊国内政治局势引发市场关注。希腊临时ZF周二(12月9日)决定提前举行总统大选,希腊总理萨马拉斯(antonissamaras)提名前欧盟环境委员StavrosDimas为总统候选人。 令市场担忧的是反对援助计划的可能会获胜,再次出现动乱或许会像两年前那样威胁欧洲货币联盟。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对于希腊或将再度出现债务违约的忧虑。 希腊股市遭受沉重打击,雅典AES股指周二收盘下跌12.8%,创下自1987年1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油价持续暴跌黄金 保持坚挺 国际原油价格 上周 加速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跌破60大关,最低触及57.34美元/桶,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则逼近60关口。原油已然日薄西山、大势已去,但是黄金爱莫能助,依旧维持强劲的反弹势头。 交易商和分析师称,经过六个月的下跌,油价下跌近一半,但仍然难以找到底部。几乎无人能猜到油价要跌到多低,以及何时能再次回到100美元/桶的水平。 国际能源署(IEA)在周五(12月12日)的报告中称,油价将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跌压力,同时下调2015年需求增长预期,并预计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的稳健石油供应增长将加深全球油市供大于求的局面。 目前部分投资者已经将资金从原油、大宗商品及股市中撤离出来转向购买黄金,做好避险保值“稳中求稳”。 瑞银集团(UBS)周三(12月10日)在报告中称,近期油价持续走软对黄金是个艰巨的挑战,不过从当前的实际表现来看,金价似乎很好的经受住了油价下跌的压力。 黄金ETF 上周 净流入5吨 买方力量增强 SPDR黄金ETF 上周 库存增加近5吨之多,目前总计持有725.75吨,显示黄金需求确实开始升温。 瑞银集团(UBS)在12月11日的报告中称,12月迄今,黄金ETF流出11.4万盎司,在过去的三周内,流出步伐已经有相当的缓和。 瑞银表示,“如果持有量变动的节奏得以保持,流出量将受到限制,为4季度月均流出量的四分之一。 瑞银认为,虽然黄金近期反弹的力度主要出于空头回补,但多头已经初步建立头寸。 瑞银最后指出,“金价近期有不俗的表现,但黄金的宏观基本面和前景没有什么变化,这意味着市场需要一个新的催化因素促使多头建立头寸,维持走高的趋势。” 本周 市场展望 : 从 上周 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日本、欧元区、英国和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普遍低迷,只有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这支持了市场对美联储明年在某个时段将升息的预期,提振美元近几个月来一路高歌猛进。 随后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卖压,以及经济前景不佳时对避险资产的追捧,使美元受到两面夹击。美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长期而言美元料将保持上涨势头。 本周 央行会议密集,美联储会议是重头戏,此外还有日本央行、澳洲联储和英国央行会议纪要。欧洲和美国PMI、CPI等重要数据亦将出炉,主要货币市场和投资者的神经又要面临考验。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Hatzius近日发表报告指出,由于近期经济数据表现靓丽、且部分美联储官员的态度已经转变,很有可能在本月的议息会议上删除维持低利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措辞,但真正的加息时间可能较市场普遍预期的晚,因劳动力市场疲软并未真正消除。 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Hilsenrath表示,美联储官员正严肃考虑在 本周 的政策会议上在措辞上作出重大改变:放弃短期利率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维持短期利率几乎零水平措辞,因他们对明年中期左右加息更有信心。 三菱(Mitsubishi)的分析师JonathanButler说:“金价 上周 的上涨一方面是美元走弱,一方面是突破1200和1208美元/盎司后的快速后续上涨,后者是10月高点至11月低点的61.8%回撤。” 美元走软使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购买美元计价黄金的成本降低,另外,投资者寻求避险也增加了黄金作为替代投资的吸引力。金价能否进一步攀升取决于美元走势和美联储加息的时间。利率攀升将削弱对无息黄金的需求。 技术解盘 上周黄金上涨,持续反弹,但已经到 10月17日一周收盘价1238.43美元/盎司(244.87元/克)附近,所以有些压力,预计本周将有所反复,将下跌后上涨。支撑位在1190.76美元/盎司(235.75元/克)附近。本周高抛低吸,期间操作为主,或难有趋势性机会。 本周 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 : 周一 日本第四季度短观大型非制造业景气判断指数 周二 美国10月长期资本净流入 英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 德国12月ZEW经济景气指数 美国11月新屋开工(年化月率) 重要会议: 澳洲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重要官员讲话: 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就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和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召开记者会 其它重大事件: 英国央行公布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 周三 日本11月季调后商品贸易帐 英国至10月三个月ILO失业率 欧元区11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终值(年率) 美国11月未季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美国第三季度经常帐 重要会议: 英国央行公布会议纪要 周四 德国12月IFO商业景气指数 英国11月季调后零售销售 美国上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 重要会议: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利率决定,发表政策政策声明(北京时间3时) 重要官员讲话: 美联储主席耶伦主持媒体发布会(北京时间3时30分) 周五 欧元区10月季调后经常帐 英国12月CBI零售销售差值 加拿大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加拿大10月零售销售(月率) 重要会议: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公布利率的决定 重要官员讲话: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将举行记者会 老隆语录:放下我执,跟随趋势,右侧交易,按部就班!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天津亚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欢迎关注直播间/dd
2014 年 12 月 12 日 18:40 中证网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中证网讯 12 月 12 日 ,中国证监会 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 中国石油 ( 9.35 , 0.06 , 0.65% ) 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郭海涛表示,推出以原油期货为代表的国际市场通行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将成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市场建设的基石之一。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其 “ 先行先试 ” 的改革将为全国提供借鉴。也就是说,自贸区改革试点成功与否,决定着新一轮改革中众多新举措的命运,甚至对新一轮改革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原油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原油期货也是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期货品种。在上世纪 90 年代,我国曾经建立了石油交易所,推出过原油期货。但由于当时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健全,石油期货交易发育不良,在后来的期货行业整顿中,国家取消了原油期货品种。此后,国内石油企业在规避价格风险时,不得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使用套保工具。而这期间 “ 中航油 ” 在新加坡交易所的巨亏事件,又引发了我国石油企业是否应该进行期货交易的疑虑。但是,从国家利益和企业应对业务日益国际化的需求出发,国内要求推出原油期货的呼声一直不断。 2013 年 11 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出资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组织安排推出原油期货,将原油期货推向了新一轮改革的前台,对我国的石油产业、金融市场以及自贸区建设的意义都十分重大。 首先,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原油定价中的影响力。 目前,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 2013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2013 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 58.1% 。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对石油需求的较快增长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在国内产量增长有限的条件下,未来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升高。同时,我国石油需求规模绝对值也很大,目前已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 12% 左右, 21 世纪以来,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中 40% 以上来自于我国。但在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重要需求方的大背景下,我国石油供需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却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原油进口多以 Brent 等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价格进行计价,是一个彻底的跟随者。这种议价能力的缺失,使得我国石油企业即使在国内供需形势与国际形势背离时,也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石油价格,从而遭致较大损失。不仅如此,我国为了防范外资冲击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长期以来对资本项目进行了管制,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均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我国石油企业在交易时又面临着汇率变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被进一步放大。随着国际能源交易平台的建成和原油期货的推出,我国石油供需形势会在交易过程中得到客观真实的体现,为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价格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随着我国石油现货市场畅通有效的生产、加工、贸易等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 “ 中国信息 ” 就会逐渐渗透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中,进而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影响。这意味着我国推出的原油期货价格将有可能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进行石油贸易的基准价格之一,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石油贸易谈判中的主动权,也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其次,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要推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 “383” 改革方案中也提出,油气行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上下游一体化的现状有可能被打破。各种政策和分析都指向了打破石业行政垄断、促进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形成的目标。因此,随着我国油气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还是民企和地方炼厂等中小型企业,都将面临越来激烈的竞争。这一过程将围绕价格的变化而展开,以价格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虽然已经拥有燃料油期货,但由于该品种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参与度较低,对原油市场的影响有限。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内没有价格避险工具可供使用,在对原油、成品油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时不得不依赖于国际期货市场。适时推出原油期货,将有助于我国石油企业在进口端管理好价格风险,若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成品油等期货品种,还可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发挥炼化产能优势,消化过剩产能。不仅如此,目前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套期保值来管理价格风险时,购买的 Brent 和 WTI 期货品种对应的是轻质原油品种,但在现货贸易中我国进口的多为中质原油,两者之间的差异常常给中国企业带来损失。上期所表示,此次我国原油期货平台拟推出的交易品种,初步确定为中质原油,原油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将得到很大改善。因此,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第三,原油期货交易平台的推出,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建设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代表的中国金融 “ 走出去 ” 业已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战略之一。前不久,上交所 和港交所联合推出的 “ 沪港通 ” 对此就进行了先行试验,虽然存在金额限制,但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是一大进展。而且,我国原油期货平台已经确定将引入符合资质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原油期货交易。因此,原油期货若能成功推出,不仅是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一步,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够利用原油期货等国际化品种的金融平台,实现期货市场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结合,在国际市场为人民币 “ 走出去 ” 又打开一个通道,将对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 最后,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推动新一轮改革。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不仅制造业面临着技术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紧缺等诸多难题,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改革也面临诸多困难。 2013 年 8 月,国家决定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产品,证监会批准在自贸区筹建国际原油期货平台具有重大意义。在建设原油期货平台的过程中,上期所也一直强调,原油期货将采取 “ 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 ” 的基本方案。进入 2014 年,人民银行 、证监会等相关部委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昭示了国家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市场的决心。
影响历史进程的50篇金融文章 ——Jurnal of Finance自诞生以来引用次数最高的50篇文章 由美国金融学会主办的学术杂志《金融学杂志》(Journal Of Finance),自1946年创刊以来主要刊载金融理论及投资、货币、银行、保险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文章。该刊目前由美国出版商Wiley-Blackwell 代美国金融学会出版。2008年影响因子:4.018,在ISI 同类48 本期刊中排名第1,是金融领域同时也是经济领域被引用最多的期刊之一。 Harry Markowitz发表于1952年3月刊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后来成了证券组合管理理论的基石;1961年,William Vickrey发表于该杂志的文章,对拍卖做了经典的分析。一年后,William F. Sharpe发表了《资本资产价格: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理论》一文,与Lintner等人的研究,共同发现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70年5月,Eugene F. Fama发表了《有效市场: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评论》,正式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四年后,Robert C. Merton发表了《企业债务的定价》,用期权定价模型解决了企业的定价问题;世纪末,Andrei Shleifer在该刊发表了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此文至今仍被大量引用……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曾经书写历史的学术论文吧。 1) Portfolio Selection Harry Markowitz Volume 7, Issue 1 March 1952 2)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William F. Sharpe Volume 19, Issue 3 September 1964 3)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Eugene F. Fama Volume 25, Issue 2 May 1970 4)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Eugene F. Fama, Kenneth R. French Volume 47, Issue 2 June 1992 5) Counterspeculation, Auctions, And Competitive Sealed Tenders William Vickrey Volume 16, Issue 1 March 1961 6)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Volume 52, Issue 2 June 1997 7) 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Volume 52, Issue 3 July 1997 8)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Volume 54, Issue 2 April 1999 9)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Robert C. Merton Volume 29, Issue 2 May 1974 10)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Edward I. Altman Volume 23, Issue 4 September 1968 11) 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Systems Michael C. Jensen Volume 48, Issue 3 July 1993 12) 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Mark M. Carhart Volume 52, Issue 1 March 1997 13)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ected Value And The Volatility Of The Nominal Excess Return On Stocks Lawrence R. Glosten, Ravi Jagannathan, David E. Runkle Volume 48, Issue 5 December 1993 14)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 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Narasimhan Jegadeesh, Sheridan Titman Volume 48, Issue 1 March 1993 15)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Hayne E. Leland, David H. Pyle Volume 32, Issue 2 May 1977 16) The Pricing Of Options On Assets With Stochastic Volatilities John Hull, Alan White Volume 42, Issue 2 June 1987 17)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II Eugene F. Fama Volume 46, Issue 5 December 1991 18)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Werner F. M. De Bondt, Richard Thaler Volume 40, Issue 3 July 1985 19) Multifactor Explanations Of Asset Pricing Anomalies Eugene F. Fama, Kenneth R. French Volume 51, Issue 1 March 1996 20)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 Stewart C. Myers Volume 39, Issue 3 July 1984 21) The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s In Period 1945-1964 Michael C. Jensen Volume 23, Issue 2 May 1968 22) Debt And Taxes Merton H. Miller Volume 32, Issue 2 May 1977 23) 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Raghuram G. Rajan, Luigi Zingales Volume 50, Issue 5 December 1995 24) 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 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 Mitchell A. Petersen, Raghuram G. Rajan Volume 49, Issue 1 March 1994 25) Measuring And Testing The Impact Of News On Volatility Robert F. Engle, Victor K. Ng Volume 48, Issue 5 December 1993 26) Investor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 Under- And Overreactions Kent Daniel, David Hirshleifer, Avanidhar Subrahmanyam Volume 53, Issue 6 December 1998 27) Contrarian Investment, Extrapolation, And Risk Josef Lakonishok, 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Volume 49, Issue 5 December 1994 28) A Simple Model Of Capital Market Equilibrium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Robert C. Merton Volume 42, Issue 3 July 1987 29) Insiders And Outsiders: The Choice Between Informed And Arms-Length Debt Raghuram G. Rajan Volume 47, Issue 4 September 1992 30) Why Does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Change Over Time? G. William Schwert Volume 44, Issue 5 September 1989 31)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Sheridan Titman, Roberto Wessels Volume 43, Issue 1 March 1988 32) Inferring Trade Direction From Intraday Data Charles M.C. Lee, Mark J. Ready Volume 46, Issue 2 June 1991 33) The New Issues Puzzle Tim Loughran, Jay R. Ritter Volume 50, Issue 1 March 1995 34) The Limits Of Arbitrage 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Volume 52, Issue 1 March 1997 35) Noise Fischer Black Volume 41, Issue 3 July 1986 36)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Robert Vishny Volume 57. Issue 3 June 2002 37) 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Milton Harris, Artur Raviv Volume 46, Issue 1 March 1991 38)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ay R. Ritter Volume 46, Issue 1 March 1991 39)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nd Underwriter Reputation Richard Carter, Steven Manaster Volume 45, Issue 4 September 1990 40) Dividend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Merton H. Miller, Kevin Rock Volume 40, Issue 4 September 1985 41) A Simple Implicit Measure Of The Effective Bid-Ask Spread In An Efficient Market Richard Roll Volume 39, Issue 4 September 1984 42) Empirical Performance Of Alternative Option Pricing Models Gurdip Bakshi, Charles Cao, Zhiwu Chen Volume 52, Issue 5 December 1997 43) 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s: Practice vs. Theory George P. Baker, Michael C. Jensen, Kevin J. Murphy Volume 43, Issue 3 July 1988 44) Are Investors Reluctant To Realize Their Losses? Terrance Odean Volume 53, Issue 5 October 1998 45) Size And Book-To-Market Factors In Earnings And Returns Eugene F. Fama, Kenneth R. French Volume 50, Issue 1 March 1995 46) Security Prices, Risk, And Maximal Gains From Diversification John Lintner Volume 20, Issue 4 December 1965 47)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Models Of The Short-Term Interest-Rate K. C. Chan, G. Andrew Karolyi, Francis A. Longstaff, Anthony B. Sanders Volume 47, Issue 3 July 1992 48) Risk Management Coordinat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olicies Kenneth A. Froot, David S. Scharfstein, Jeremy C. Stein Volume 48, Issue 5 December 1993 49) 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 Stijn Claessens, Simeon Djankov, Joseph P. H. Fan, Larry H. P. Lang Volume 57, Issue 6 December 2002 50) Valuing Corporate Securities: Some Effects Of Bond Indenture Provisions Fischer Black, John C. Cox Volume 31, Issue 2 May 1976 (转自经济金融网)
金融市场永远不缺乏针锋相对的观点,因为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这也正是市场领域最为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瑞银(UBS)的市场策略师George Magnus日前指出,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出现时,新兴市场有望扮演资金避风港的角色。但是这一观点受到商品大王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的无情批驳。 罗杰斯在接受美国当地一档财经节目采访时说,“新兴市场危机才刚刚开始。”不过他谨慎地补充说:“新兴市场经济体有很多,一些比其他部分的境遇要好。” 罗杰斯警告说, “新兴市场之外也有很多严重问题,而且情况可能发展得更糟,这怪谁?当然是美联储。美联储将利率压制在极低水平,为全球各国提供了极其廉价的资金。新兴市场的借贷负担已成为他们的实际问题……投资者需小心。” 罗杰斯在采访中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对于土耳其、印尼、印度和巴西而言,事情还远未结束,“他们各自有严重的问题,而且当前并没有得到解决。” 主要问题来自于美联储:美国指标利率处在近零水准,人们可以轻松借到很多钱,美国也在加紧印钞让资金能够很快地流动。 很多新兴国家在这样的低利率水准借到钱,原本指望能够解决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实际起效。所以新兴市场现在直面重大挑战,而且局面可能演变的更加糟糕。 罗杰斯最后提醒投资者,“危机还没有结束,你应该感到忧虑,多加小心,同时做好应对准备。”
《南华早报》2月6日报导说,美国滔天的赤字和棘手的预算纷争,使得人民币可能成为世界贸易货币主导。但是看看经济历史书你就会对此观点保持谨慎。在过去五十年里,其他货币,包括德国马克,欧元,和日元都曾经被暗示将窃取美元的王冠。 然而他们都失败了。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就像前三个觊觎者面临的障碍一样巨大。 德国马克:没有深邃和复杂的金融市场 在70年代,许多人视德国马克为美元的竞争者。德国经济在快速增长,到80年代初期,它已经占据了全球商业份额的10%,大致跟今天的中国一样。 马克被广泛接纳为国际贸易发票和结算的货币,即使在第三方国家。其他国家选择用马克固定汇率,马克在央行的外汇储备组合当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 但是尽管这些优势,马克的进步也就止步于此了。部份问题是,虽然德国的贸易具有不容置疑的实力,但是它的金融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无法望美国的项背。 结果,作为一个投资货币,马克从未获得关键的份量。没有深邃和复杂的金融市场,它就没有机会推翻美元。 日元败于日本的泡沫经济 接下来是日元。在80年代,日本货币的崛起似乎是确定的。 日本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它的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随着东京取消它的资本控制和鼓励金融市场发展,日元占据了全球货币交易的30%。 它没有持续很久。金融自由化吹大了日本的泡沫经济,导致破裂和沉重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日元占据全球市场的份额下降三分之一,它占据官方储备的份额减少一半。 中国三方面不足 人民币仍无法取代美元 这每一个情节都对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经验教训。为了让它的货币在全世界获得普遍接受,一个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广泛的国际贸易网络。 它必须拥有深邃的复杂的和监管良好的资本市场,并且它要对外国参与者自由开放。 它必须有一个可信和透明的治理结构,决策者可以展示成功的财务管理记录。 它必须有一个强大和稳定的银行系统,和稳固的经济前景。 中国看起来在这三方面仍有待进步。它的资本市场依然相对封闭。随着债务水平膨胀,它的银行系统和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然,美国政府的信誉和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固在最近几年已经受到严重冲击。 但是美国政府不是在试图让美元在全世界接受。它已经被接受了。 这就是最后一个要点:美元的惯性。即使中国成功的达到了所有其他标准,人民币将仍然不得不克服人们青睐美元作为世界领先货币的巨大的惯性。 历史告诉我们,人民币距离取代美元仍然遥遥无期。 来源:南华早报
Gold Stock Bull(创世人Jason Hamlin周六(1月4日)对2014年的全球经济走向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猜想,其中包括美股、美联储货币政策、黄金白银甚至是比特币…… Hamlin的猜测如下: 1.2014年美国股价将继续上涨 随着美联储持续的高度宽松宽松政策,美股市场的泡沫将越吹越大,直到破灭为止,但2014年肯定还会是美股的牛市。不过,预计今年夏季美股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回调,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开心数钱的同时做好止损的防范工作。 2.更高的税收和医疗保健支出将拖累美国经济复苏 税收及医疗保健支出的提高将继续蹂躏着美国中产阶级,并拖累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因消费者支出将大幅受挫。从近期的节假日(包括圣诞及新年)较以往偏低的零售销售数据也能看出,这样的结论并非危言耸听。 3.美联储2014年不会结束QE 经过2013年末小幅缩减100亿美元的每月购债规模后,2014年美联储不会太激进的缩减甚至彻底退出QE,除非政策制定者故意想让整个金融市场提前崩溃。因此,我预计在美联储找到新的刺激工具前,不会过大的缩减QE规模。我们会看到在新任美联储掌门人耶伦(Yellen)的领导下,率将大幅提高,从而刺激通胀在2014年及2015年持续增长。 不过,这也意味着超低利率的时代将进入尾声,预计2014年美联储会逐步升息,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 4.2014年黄金白银将双双暴涨 经过此前一年的暴跌后,贵金属市场将在2014年一季度构筑底部,并在二季度展开激烈的反弹。到2014年末前,现货黄金可能上涨至1800美元/盎司,同时现货白银也将涨至40美元/盎司,期间COMEX市场会经历大幅的波动。其中部分原因包括许多矿商在当前金价较低的环境下将陷入资金匮乏的困境,同时基金公司可能瞄准当前的超卖水平大肆做多。 5.俄罗斯及中国将继续威胁美国全球霸主的低位 2014年俄罗斯、中国以及其他金砖五国(BRICS)成员将继续在经济、政治及军事上取得进步,并对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施压。另外,由于近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爆出间谍丑闻,令世界各国领导人对美国ZF的信任程度大打折扣,这将导致美国更难找到军事盟友,或是在联合国决议上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同时,这也会为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外国很可能会限制美资企业的业务。 6.2014年比特币会更加流行 价值将继续攀升 近期亚马逊以及另一个主要零售商将宣布接受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这意味着比特币将在2014年继续以疯狂的价格波动,甚至会涨至2500美元以上。
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金融格局。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大数据更是打破了金融体系固有的垄断格局。本报从今日起刊登“互联网改变金融”系列报道,管窥这场如火如荼的伟大变革,以飨读者。 一个被称为P2P网络平台的东西,已成功“入侵”我国金融市场,并显示出勃勃生机。一贯森严的传统借贷门槛,正在被“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消解。金融市场借贷格局正被深度重构。 数据显示,在2009年,国内P2P借贷平台只有9家;到了2012年末,已增长至110家;而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已经至少有132家P2P借贷机构。根据《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统计的数据,2012年末,可统计的P2P平台线万人,若加上尚未统计的P2P平台线下业务,其借贷余额和投资人数还将倍增。 虽然P2P网络借贷平台不能根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目前也不能与传统金融分庭抗礼,但是,P2P网络借贷平台让民间金融得以阳光化发展,让商业银行有了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它告诉金融市场,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很多“不可能”将变成“可能”。 入侵P2P网络借贷平台增长仍在继续 业内人士认为,从广义上看,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三种商业形态,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将其金融业务互联网化,也就是所谓金融互联网,如网上银行、券商网络销售基金;二是互联网企业以自身技术、数据、渠道等优势来开展金融业务,如余额宝、阿里金融、京东供应链金融等;三是以互联网概念为基础开展金融业务,如P2P借贷、众筹等。 实际上,P2P这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来自于美国,美国第一家做P2P的企业LendingClub自2006年成立至今,其贷款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不过,LendingClub的商业模式是在线上单一做纯信用中介,而国内做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模式更多元化。 由于国内P2P平台大部分承诺“保本”的,即一旦贷款发生违约风险,平台公司则承诺先为出资人垫付本金,“垫付的资金来源于P2P平台公司从贷款中抽取的风险金,抽取比例约为放款额度的12%左右。”中融民信资本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赵世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 因此,国内的P2P网络贷款公司与国外的这类公司显著不同,并不是单纯的中介机构,而是一方面对出借人的资金提供担保,另一方面也对贷后资金进行管理,同时扮演了担保人、联合追款人的复合中介角色,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内征信体系不完善。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支撑P2P行业异军突起的关键还是在于国内庞大的小微企业、民间消费融资需求。由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牵头的中欧 陆家嘴 国际金融研究院课题组最新报告指出,“P2P网贷平台上的借款者往往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且对贷款产品的需求金额小、高度个性化。这些借款者往往不被传统金融机构所接纳。因此,他们愿意承受更高的利率从P2P平台上获得贷款。二是P2P网贷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收益。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存款人有强烈的动机寻求更高的资金回报率。网络借贷平台提供的年化收益率达8%至20%,甚至更高,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分流小微企业资源从银行“出逃” 尽管国内经济回暖迹象已现,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供给也有所增加,但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5%。P2P网贷平台公司宜信发布的《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亦表明,全国仅27%的小微企业愿意把银行贷款作为获取资金的途径,主要原因是这些小微企业缺少抵押物、信用数据等。实际上,小微企业普遍要求获得资金速度快,在此前提下可以承受相对较高的利率。 针对个人消费贷款,银行普遍也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同样需要房产等抵押物;如果通过信用卡做分期,则授信额度相对固定。因此,这就给借贷双方自主定价、定额度的P2P网络贷款带来了业务空间。可以说,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放贷融资的客户资源。 “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情况较为特殊和复杂,是基于双边平台的金融,金融中介本来的强势地位正在被改变,用户自身有更多金融的参与权和定价权,用户对平台本身的黏性,让大数据服务金融成为可能。”新新贷副总裁陈志飞说。 据了解,在国内,这些有借款需求的个人或小企业在网贷平台线上借款,通过审核后就能在其平台上发布借款“标的”,写清楚借款用途、额度、期限和利率等要素,然后由投资人“投标”,“标”满之后,借款人从网贷平台如数拿钱,根据约定,还本付息。一般获得贷款的利率为银行基准利率上浮20%左右,原则上不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 对于小企业而言,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在课题报告中说,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快速普及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条件,而我国长期的“金融压抑”现象则赋予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需求空间。在“金融压抑”下,我国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P2P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民间金融阳光化,且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是对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在借贷过程中,“有些P2P公司本身就是由担保公司转型而来的,所以会给自己的客户作担保,但一些比较正规的大型P2P公司通常会找第三方作担保。”坤微金融集团市场部总监常凯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通常,第三方担保公司介入,会根据担保额度向借款客户收取费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一般为2%到4%,而为网络借贷担保,担保费远高于此。 随着客户的积累和借贷双方交易数据的增加,为了扩张规模,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公司的业务模式转化为了“线上交易,线下撮合”,其中,债权转让和理财日益成为了重要业务。为了提高运营效率,P2P公司找到项目往往就会先垫款,然后再公布其理财项目,提供的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一般为8%至20%,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甚至信托的收益率。在业务流程中,这些P2P平台公司实际形成资金池,与传统金融机构无异。 洗牌“大数据”下的网络借贷变革 即便“线下”推广模式存在风险隐患和争议,但不难看出,国内的P2P企业已不甘于满足只做单纯的借贷中介服务,而是把眼光瞄准了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无论是做P2P网络借贷起家的宜信等,还是以投融资管理为基础起家的投资公司,抑或是做起家的小贷公司等,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布局是大势所趋,但通过P2P模式做线上的网络借贷无非是这些公司建立“大数据库”的一种手段。“对于我们而言,客户融资需求、资金流通等信息是最有价值的,能够通过这些数据辅以发展其他业务产品,包括目前很多公司想涉足或者正在操作的财务管理业务。”一家近期也准备推线P借贷业务的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不过,Bwin必赢从监管来看,《放贷人管理条例》没有出台,P2P网络借贷平台还不具备金融中介机构应有的金融许可证,行业监管处于灰色地带,一旦P2P网络借贷平台承担了资金流动性风险,那么就有可能发生兑付危机或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清科研究中心徐志鹏指出,目前,许多P2P借贷公司的业务依然游走在政策边界上,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构建资金池、利用信息优势编造假项目骗取资金等违法行为也部分存在。今年10月间,东方创投、钰泰财富、宜商贷、家家贷、力合创投、万利创投、浙商365、银实贷、川信贷、盈通贷、福翔创投、华强财富、网赢天下、互帮贷、天空贷等多家P2P公司相继倒闭。 业内判断,基于规模扩张下的风险隐患暴露,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公司必将面临一次大洗牌。但是,随着征信系统、监管以及这个行业本身的不断完善,拼到最后的一些成熟的、有实力的P2P网络借贷,必将在民间金融领域屹立前行,并且“分食”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在小微实体企业、民间消费需求的融资份额,届时金融服务市场也将出现更清晰的格局。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尤金·法马15日接受采访时说, “有效市场假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投资密切相关。该理论有助于帮助投资人选择投资组合,应该购买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产品,而不应该寄希望于“能够打败市场”的投资经理。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含义,法马解释说,即“(股票)价格反映所有现有的信息”。“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认为,由于竞争的结果,金融市场的均衡价格涵盖了所有相关信息。它的一个著名推论是, 投资者的简单策略不可能战胜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和外汇市场,任何战胜市场的企图是徒劳的。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无论是运气,还是智慧都不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投资者,积极管理也不会额外增值。购买能够反映市场的一揽子股票会比有选择性地购买股票产生更好的收益。 法马已在芝加哥大学任教50多年,被认为是“现代金融之父”。当被问及如何评价“有效市场假说”在金融界的影响力时,法马说:“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观点产生以来,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有金融圈里的人都知道这一理论。不管认不认同(这一理论),但他们都知道这一理论。” “当我有一个想法时,我会反复推敲” 法马1939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964年获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博士学位,其论文题目为《股票市场价格走势》。1970年,法马在 《金融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业内评论认为,法马对金融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解金融市场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电话采访中,由于法马时间有限,他向大家推荐阅读自传体文章《我的金融生涯》。文章中有一句话“当我有一个想法时,我会反复推敲,”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既是法马的实证研究方法的体现,又是他治学严谨和追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