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言|“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4-09-14 06:35:36

  当前,“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问题依然冲突。劳动力供需矛盾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阶段性问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阶段性现象。“招工难”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从事生产活动;“就业难”是部分劳动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企业订单波动变大,大量青年劳动力灵活就业,虚假劳务信息较多,导致企业无强工可用、劳动者无好业可就,致使“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并存。

  建议“三管齐下”促进招工与就业实现共赢。在招工层面,加强周期性用工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就业导向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在就业层面,深化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引导灵活就业者参加高水平职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促进新技术在用工信息验证领域应用,优化劳务中介服务监管。

智库建言|“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是“用工荒”蔓延到全国范围。2021年,国家统计局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比例也创近几年来新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招工难”问题从长三角、粤港澳等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用工荒”开始与中西部挂钩,安徽、江西、四川、Bwin必赢入口湖南、重庆等中西部省市一些企业普遍反映“招不到合适工人”,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对湖南省长沙和湘潭实地调研的19家企业中,15家存在严重的招工难问题。据调查显示,陕西西安13. 6%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

  二是就业困难群体更加多元。在体制外单位和中小企业的劳动者就业更加困难,年轻人“宁送外卖不进工厂”、工厂“涨工资也招不到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失业率一直偏高,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规模和数量创历史新高。2022年1月份城镇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为15.3%,比2020年、2021年同期上升2.8和2.6个百分点。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劳动参与率、城乡就业结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数据,保守估算,2021年全国约两百万大学生毕业后失业,比2019年增长近30%。大龄农民工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 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已达6854万人,占农民工总量已超26%,一些大龄农民工返乡后就业更不充分。

  三是“用工荒”加速“机器换人”导致简单重复性工作快速消失。近年来,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研究估算显示,新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普通劳动力岗位替代率为19.6%。数字化转型加快后,就业困难群体技能弱势更突出,加剧结构性“用工荒”。

  一是企业缺人才与劳动者上升通道窄并存。尽管企业普遍反映缺技工、研发和营销人才,据国家统计局一项包括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最大难题,这个比例创近几年新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企业难以支付与稀缺度相匹配的薪资,也无法为人才提供可信赖、可预期的晋升通道,导致“企业无人才可用”“人才无用武之地”问题共存。

  二是企业认为用工成本高和劳动者觉得工资低并存。2009—2020年,我国城镇制造业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由1. 7万元升至8. 3万元,但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卖、快递等平台服务业月均万元的相比,工资收入仍相对较低,加上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时间相对较长、自由度较低、长时间机械性重复劳动,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倾向于平台就业。

  三是中小企业“留不住人”与劳动者就业稳定性差并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突破3000万家,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支撑着就业增长的基本盘。但中小企业员工变动频繁,就业不稳定成为新常态。但由于中小企业工作压力大、环境差、待遇低,一些劳动者尤其是大学生“瞧不起中小企业” ,一些中小企业即便“招得来”却十分苦恼于“留不住” 。前程无忧《2021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制造业离职率18%,比所有行业整体离职率高3个百分点。

  一是招工难使得劳务中介费水涨船高。“招工难”之下,中介费和人力资源管理费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成本。调查显示,今年春节后中部某省会城市每招1名员工,企业要为介绍人和入职者发放奖金合计8000元,有的企业甚至要发放1.7万元。

  二是虚假用工信息伤害劳动者权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招聘行业高速发展,虚假用工信息层出不穷,部分网络招聘平台招聘信息“水分多” 、招聘账号管理乱等问题突出,甚至涉诈涉黄,导致求职者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据《法治日报》最新调查,300余份与某网站招聘业务相关的法院裁判文书显示,5300多人求职被骗,被骗金额累计超过7200万元。

  三是中介乱象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信不过信誉欠佳的中介,劳动者也不愿相信中介信息,招工难和就业难再次被强化。

  一是疫情下混乱的供应链产生了大量潮汐订单。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国际航运受阻,订单波动性加大,“短小急”订单增多,企业产生“急招急退”“大进大出”脉冲式用工需求,导致劳动力市场错乱。尤其是疫情对外贸企业员工就业的冲击较大。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对外贸易带动的就业人数高达1.8亿,每4个就业岗位中就有1个与外贸相关。疫情在全球的大规模蔓延造成外贸企业面临极度严峻和复杂的形势,国外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减少、原材料短缺、物流不畅、贸易壁垒抬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对外贸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外贸企业员工的就业也因此受到冲击。

  二是大量灵活就业者退出常规就业市场。灵活就业对制造业的“用工诅咒” ,制造业失去的和想招的年轻劳动力,很多都转移到灵活就业大军中去了。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超2亿人,一些平台外卖骑手达到400多万人,在平台上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青年劳动力流向快递、外卖、主播等灵活岗位,大幅压缩了制造业等常规部门的用工空间。许多灵活就业者难以提升技能,进而加剧技能工人短缺问题。灵活就业者以牺牲职业长期发展为代价,获得自由、高薪等短期收益,这是就业难的深层次体现。

  一是中小企业无力创造高薪岗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持续高企。与本世纪初相比,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高、显性融资成本、能源资源成本、物流成本等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高企导致企业利润增幅压力较大。2018年12月,我国工业企业利润进入漫长的负增长阶段,虽然疫情后短暂冲高,但相较于之前,工业企业利润仍处于下行区间,涨薪成为无源之水。不提高工资水平,企业就招不够人,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消费不振是短期原因,而技术创新滞后导致丧失产品定价权则是长期原因。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没有达到企业和劳动者的预期目标。尽管近年来我国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 期间全国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 亿人次,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质量与建设技能型社会需求仍有差距,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不够宽,培训内容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强,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导致企业招不到高技能工人,劳动者无法通过参加培训获得高薪工作。

  一是部分劳务中介机构无证无资质经营。由于缺工问题愈发凸显,许多企业都需要依靠人力资源公司来招工。“招工难”“就业难”推动劳务中介快速发展,但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劳务中介市场仍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许可经营制度没有得到严格贯彻,无证照无资质经营、超范围经营、街边非法招聘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频发。

  二是劳务中介监督监管能力不强。对于快速发展的劳务中介服务,基层人社部门人员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执法力量薄弱。适合于网络招聘特点的监管体系尚没有完全建立,对网络招聘市场的监管力度尚显薄弱。

  三是劳务中介服务链条不全。劳动就业服务供给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采集发布及服务手段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就业信息发布、验证、反馈机制不健全,就业信息核验不严不实,造成虚假信息泛滥。例如,一些劳务中介机构为吸引求职者,利用各种渠道发布“高薪诚聘”“单位直招”等广告诱骗求职者。

  一是强化订单和用工联动监测。探索建立重点行业企业季节性订单预警体系,增强订单和用工信息联动监测预判能力。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用工和求职监测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就业”信息系统在用工信息发布、Bwin必赢入口求职、招聘的主渠道作用,及时发布企业用工和劳动力求职信息。

  二是鼓励灵活就业人员主动提升技能水平。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进一步细化面向灵活就业人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程序。支持优质培训机构提供“技能+创业”培训包服务,引导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开展培训,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吸引力。

  三是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强化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免费发布供求信息,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

  一是将就业质量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重要依据。优化落实助企纾困等各项政策,依据企业岗位数量、薪资水平、技能培训等关键指标,设置税费减免、信贷优惠等支持等级,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二是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改革。优化政府、企业、社会培训资源配置,推动培训机构灵活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等考核方式,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高质量构建产训结合体系,深化“引企入培”改革。

  三是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深化要素价格、投融资、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降造业企业税收负担、用地成本、社会保险成本、用电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和制度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的能力。引导制造业改善企业文化,重塑制造业就业形象。

  一是强化新技术在用工信息验证和匹配领域的应用。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潜力,加强劳务中介信息化建设,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推动直播招聘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提高用工信息筛选验证效率,促进就业岗位精准匹配,推进就业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品牌化、同步化,从而实现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

  二是规范网络招聘服务。明确网络招聘服务的资质、标准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强化平台对招聘信息的首位监督审核责任。探索“人社部门+网络平台”协同监管新模式,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三是强化劳务中介服务监察执法督导。严格落实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和备案制度,审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业资质, 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和“管理关” ,建立实施“红黑名单” 制度。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通过开展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推动劳动中介服务市场秩序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规范和维护劳务中介市场秩序。

  四是加强劳务中介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探索建立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企业用工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2年第4期,原题为《促进招工和就业双赢的对策建议》

  “中国智库”是中国发展出版社开设的新媒体账号。中国发展出版社是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业务领域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研究咨询、论坛会展、智库园区等,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流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除出版社本部外,旗下还有《中国发展观察》《经济要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等期刊社和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亿维智源信息咨询中心、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