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发表重要讲话。在这个被称为“新年第一课”的讲话中,鲜明提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对于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有什么特点?作为金融业人士,又是如何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业务实践相结合的?围绕相关话题,《金融时报》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
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功能完整多样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了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金融对外开放扩大加深,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得以构建。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强国建设不仅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金融硬实力,还需要加快建设金融软实力,而“中国特色”是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关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好雨知时,润物无声”是四川银行的文化理念。“这句线年春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写下的《春夜喜雨》一诗。”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董事长林罡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春雨润泽万物,以此作为银行的文化理念,正和“引灌金融活水,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之意,更暗示金融活水如春夜之雨,泽被万物,万物恃之,生生不息。
实际上,这也与金融必须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相结合。“我对这一点感触非常深。”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对《金融时报》记者谈到,
“我们的金融不能够脱实向虚,金融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让我们广大实体企业,让我们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能够快速健康茁壮地成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文化是金融业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和品牌形象的整体体现。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特色”是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关键。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对《金融时报》记者解释,中国特色金融市场体系,除了具体业务的“特色”,更突出表现在金融文化的不同。
“我国的金融文化既吸收了西方市场化、法治化一些做法,也包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他谈到,这影响着老百姓对金融产品的选择。
具体来看,金融文化首先是一种法治文化,要遵循国际规则,但也绝不能忽视道德。Bwin必赢“我们要正确处理德与法的关系、义和利的关系,要在开展业务中坚持人民性。”杨成长谈到,金融业是逐利的,这无可厚非。但是,在业务与客户利益有冲突的时候,能不能坚守“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就很关键。例如,把超出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卖给客户,就是违背了前述原则。而传统文化中,就有“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的说法。
另一个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是“守正和创新”。杨成长表示,我们鼓励金融创新,但是必须按照金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章来创新,而不能在灰色地带徘徊,进行制度套利。
“总体来说, 在实现金融强国过程中,金融文化是基础,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关键。”杨成长总结。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四川银行牢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的初心使命,锚定打造客户体验一流、价值创造领先的现代化金融机构的目标愿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辐射能力,以为国为家的情怀和担当,以先行先试的责任和勇气,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服务,于无声处,汇集百川,滋养巴蜀大地,持续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林罡介绍。